《海奧華預言》4個爭議:海奧華人的目的、猶太人的由來、米歇回來後,讀後心得(二)

既上一篇的海奧華讀書心得裡所提到的猶太人,這一篇,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其中有爭議的地方更感興趣,像是海奧華的人真的是這麼高階的智慧?濤為什麼在平行宇宙殺人?明明說不能太干預地球人為何還是處處插手,在兩千年多年前還派了基督下來,造成這麼多嬰兒被殘殺,這難道真的是高階意識會做的事?這篇文章將探討這幾個點,並針對米歇所想傳達的概念,以我個人的角度來詮釋與分享。

延伸閱讀:
《海奧華的預言》9大重點整理:耶穌是誰、人死後會去哪裡、輪迴存在嗎、金字塔誰造的?讀後心得(一)

讀前聲明

永遠不要去『相信』誰,你必須自己去思考。

薩古魯

不懂我在說什麼的可以去看:Sadhguru薩古魯——當代印度的智者,真正的道理不需要包裝『神存在嗎?』,這個章節。

這篇文的立基點是建立在以《海奧華預言》為背景的世界觀,我們先不去假設它是真是假,在此做辯論會失去本文的原意,且論其真實性是無意義的,這些事都不在我們的內在經驗裡,這篇文就姑且以這本書的世界觀,來討論其書中所想傳達的含義,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寓言故事」來讀,雖然有些章節交代模糊且真實性可議,但就它所想傳達的意義,我個人認為還是很值得被探討。

注* 寓言故事通常是含有道德教育或者警世智慧的故事,隱含作者對人生的觀察和體驗。

要轉載我的文章可以,但請不要抄襲!

最近看到很多文章擅自引用我文章裡的東西,我並非不知情,在寫作者的道德上,請附上引用的連結,而非直接盜取他人辛苦撰寫的結晶。-台北懶惰女子

①為什麼濤在平行宇宙殺人

這點我在米歇後續受訪的的報導裡讀到,困在平行宇宙的人是不老不死的,他們永遠無法逃脫,在這本書中的宇宙觀裡,死亡是將你的星光體從肉體解放回到宇宙大靈的途徑,當他回到宇宙大靈後才有辦法再次輪迴,獲得解脫,書中有提到在古代文明的社會中,人在喪禮時是歡喜的,因為他們知道他的星光體將回歸大靈了。

②猶太人與希伯來的由來

在《海奧華預言》中所寫到的猶太人是來自一個叫做希伯來的星球,那時他們的宇航船碰上意外在地球的以色列地區迫降,其中只生還了一個男性和兩位女性,他們是來自比地球高一級的意識星球,那時附近的遊牧民族想要搶奪這兩名女性,因此這些希伯來人迫不得已使用了他們的武器保衛了自己,殺害的靠近他們的地球人,從此不太與外族接觸,後來他們在地球上一直生活的很辛苦,因為他們違反了宇宙法則,海奧華的人因為憐憫而出手幫助他們(出埃及記的部分),原以為他們會與外族通婚(地球人-一級意識)自然而然地與地球融合,沒想到他們卻異常團結無視宇宙法則,因此他們在地球會遭受諸多磨難。

另米歇也詢問了濤:「既然你們明明知道會有災難,為什麼不出手相助?」而對於以色列人又處處偏心呢?濤在書中有答道,他們有些事可以干預有些不行,像是二戰期間他們沒有選擇干預擊中日本的原子彈,是因為如果戰爭不在這裡結束,那便會造成更大規模的犧牲,這裡同理解釋到雖然派基督下來會造成大量嬰兒被殘殺,但比起放著不管相比,死傷數量相對來得小,因此他們不得不這樣選擇。

③海奧華的目的是什麼

就書中米歇所寫,海奧華人這次帶米歇去海奧華星球的目的,是希望米歇能撰寫一本書(就是這本海奧華預言),他必須準確地傳達,且告訴人類關於目前地球所發展的金錢系統和物質是如何囚困人類,他們(海奧華人)從來沒有帶來宗教,他提到了某些宗教在偉人死後透過了恐懼、虛假的宣傳和宗教典禮把人們牢牢拴住,阻止人們獨立思考,要人們人云亦云,藉機取得權力與金錢,海奧華並沒有否定聖經、佛經等宗教經典,否定的是在偉人死後人們擅自創造的宗教儀式與階級。

其實我覺得他們想要傳達的哲理,一直以來都和古代的偉人是一樣的,地球的資源是足夠分配給所有人和物種,只要不要因為私慾與貪戀權勢,人是可以逃脫物質的牢籠並和平相處的,他們希望告訴人們當你專注於自我的成長,累計不同的經驗與知識後,你也有可能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宗教裡所謂的極樂世界、天堂),並非永遠需要受生老病死之折磨,當你願意開始專注於自我提升時,那麼才有可能逃脫階層與物質的囚禁。

書中並未說要人類放棄物質吃草維生,它所想要講的是不過度奪取,拿自己足夠的部分就好,而非利用佔有物質用來炫耀自己的地位,海奧華的人也非神,是有七情六慾的人類,人們擅自為他們塑造了一個「自己所認為的神該有的理想形象」,擅自去想像了一個高級的意識該有什麼樣的情操,但其實他們也不過是人,書中的舉例就像是他們是大學生,而地球是幼稚園的感覺,雖然海奧華的人自稱是最高等了,但我相信他們之上也有可能有更高等,只是他們無法理解與認知。

假設每個人的精神智慧與意識都到一定的高度,那麼就算律法與制度不另外規定,人們也不會去做違反道德的事(因為有足夠的智慧去明白那是不對的事)。

補充:以新冠病毒為例,如果所有人都有高度的意識與智慧,那麼就算不限制人民自由,也不會有人為了因為自己的私慾而到處亂走傳染給他人。

④米歇回來後他過得如何

米歇回來後他花了幾年撰寫這本書,過著不太與人接觸的生活,之後他離開了澳洲在世界遊走,於越南結識了他第二任的太太,隨後定居於越南,他於後記所撰寫的篇章是他唯一以個人的角度所抒發的感觸,其實我看了非常認同,他提到了如果治理的人沒有私慾,所有人都是選賢與能的,那麼整個地球將會以共榮發展為目標,沒有人會去為了爭奪權力而互相殘殺。

我看到很多人去抨擊他其實是沒有那麼必要的,相不相信是個人的功課與課題,所有人都不應該去盲目相信不在自己內在經歷的事。

米歇其實在英文版是有提供免費的線上電子書,他提到因為和出版商洽談時,印刷費、校稿費、翻譯費不可能無中生有,因此這本書最後還是必須花錢購買。

海奧華預言電子書 免費下載
——————————–————————————————
官方免費英文原版電子書下載 http://0rz.tw/d33Nb

最後

我常看到很多人自許是靈性圈的人,不許他人討論或是質疑相關的問題,每每有人發問時,就會以「你在質疑神的存在嗎?」或是「特異的人、或是特別修煉的人,才能對靈性侃侃而談」等說法來阻止提問,但你是否曾想過,如果那人真的是個靈性高的人,又怎會阻止你去質疑?反而應該會開心你有想知的慾望吧。

另我也看到一類人以理性的角度說這本書就是在胡言亂語,完全無可信度,我想說,當你在看一個寓言故事時你會去質疑他的可信度嗎?撇除他的真實信與否,從這本書裡你得到了什麼樣的啟發我覺得才是最重要的。

我個人認為其實靈性與宗教就是一種被包裝過的哲學,其中只存在神的差別,它並非是那麼遙不可及的神秘存在,甚至簡單到可能你會去質疑宗教的意義,在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他就是個古印度哲學家、思想家與教育家,而在他死後,佛教被大力的推廣到世界各地,世人甚至忘了釋迦牟尼也曾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回來細想,其實釋迦牟尼的本意並不是希望佛教發揚光大,而是希望他所領知的道理可以幫助到所有人,我相信當初耶穌的本意也是如此,但曾幾何時,宗教與制度卻凌駕於這所有之上了,套一句薩古魯所說的:「當你盲目的相信,你就成為了一個危險的人類,一個為了打擊異己而存在的人類。」

你是為了讓道理去幫助人?還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迫使他人相信你的道理。

-台北懶惰女子

這真的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下面附上書的鏈結有興趣的人可以買來讀看看

海奧華預言:第九級星球的九日旅程‧奇幻不思議的真實見聞

如同「濤」告訴米歇的,此書不是為了告訴我們什麼「答案」,也不僅僅是給我們一些啟示,更重要的是──擦亮我們的「心」、讓我們覺醒,去看看周圍發生了什麼!

海奧華預言 相關參考

1.海奧華官方網站(英文) http://www.thiaoouba.com
2.米歇在書出版時接受日本電視台的訪談(日文)


3. Netflix的未解之謎裡也有一集是在說被外星人抓走的經歷,個人覺得挺直得一看的,和米歇的描述也有挺多類似的地方。點擊這裡可以觀看:《未解之謎-伯克夏郡幽浮》

聖經《啟示錄》裡的「末日真相」是什麼,何謂審判日?
哲學/神秘/玄幻

聖經《啟示錄》裡的「末日真相」是什麼,何謂審判日?

By 2022-02-15 0
我最近常常在Youtube看大衛鮑森講聖經的事,剛開始覺得作為睡前的催眠(?音頻 …

聖經《啟示錄》裡的「末日真相」是什麼,何謂審判日? 閱讀全文 »

Netflix實境秀《璀璨帝國》:讓人傻眼的亞洲富二代,帶你一探東西方神秘學
哲學/神秘/玄幻 影評/讀後心得/觀後感

Netflix實境秀《璀璨帝國》:讓人傻眼的亞洲富二代,帶你一探東西方神秘學

By 2021-01-23 6
璀璨帝國( Bling Empire是以在洛杉磯生活的一群亞洲富豪們為 …

Netflix實境秀《璀璨帝國》:讓人傻眼的亞洲富二代,帶你一探東西方神秘學 閱讀全文 »

《海奧華預言》4個爭議:海奧華人的目的、猶太人的由來、米歇回來後,讀後心得(二)
哲學/神秘/玄幻

《海奧華預言》4個爭議:海奧華人的目的、猶太人的由來、米歇回來後,讀後心得(二)

By 2020-06-23 24
既上一篇的海奧華讀書心得裡所提到的猶太人,這一篇,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其中有爭議的地 …

《海奧華預言》4個爭議:海奧華人的目的、猶太人的由來、米歇回來後,讀後心得(二) 閱讀全文 »

《海奧華預言》9大重點整理:耶穌是誰、人死後會去哪裡、輪迴存在嗎、金字塔誰造的?讀後心得(一)
哲學/神秘/玄幻

《海奧華預言》9大重點整理:耶穌是誰、人死後會去哪裡、輪迴存在嗎、金字塔誰造的?讀後心得(一)

By 2020-06-02 13

關於作者

在〈《海奧華預言》4個爭議:海奧華人的目的、猶太人的由來、米歇回來後,讀後心得(二)〉中有 24 則留言

  1. 高雄孤獨男子

    很棒~解析的很棒~
    是真是假~亦不是重點~
    莫太執念於文字~
    明白與真相~
    往往是最單純與簡單地~
    往自己的內心覺醒~
    才能更明白(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願諸位一切圓滿~來世美麗)…^^

  2. 我亦深信某些地方一定存在反靈性的國家或人;所以才會導致要擁有權力;金錢之上的;不合心意就會拉幫結黨。其實自我修鍊 就是要打破這框框;不是為現在的自己;是為將來的自己;輪迴80次都有;何況我們現在還在第一等級….

    命不是運;命已經定;死生由命,才能活的快樂。

    1. 謝謝你的留言,很棒的見解!
      獨立思考才能跳脫出這個框框,也許無法影響很多人,但至少自己不在會被囚禁在這樣的想法裡~

  3. 決定留在地球

    在地鐵車廂聽着歌留言:
    😘謝謝您的讀後感,整理了書的要點,還搜集了另外的資料。
    這書的內容很震撼,特別當我好奇去找找佛祖釋迦牟尼的身高後。
    若這書描述的是事實,人的過世就沒那麼可怕了。逆向思維令我一向認為宗教教會制度很有問題,金剛經中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亦好像想提示這點。
    祝生活愉快喔!

    1. Hi 決定留在地球(很有趣啊的名字😆❣️

      謝謝你的閱讀和分享!很有趣的一段話
      世界就像無數個片刻,所有的片刻都像露水和閃電一般稍縱即逝
      如果這樣的看待生命,就不須追究過去和未來
      很有趣的角度呢!

  4. 匿名訪客

    對於上面幾則留言說你認為”米歇寫的內容不是真的?”,我只能說到底是閱讀能力多差才會有這種領悟阿….
    這篇重點就已經在說不管是否真實,而是從你讀完這本書後得到的啟發和領悟
    畢竟書裡是往好的方面寫,希望人類不再貪婪物質和地位階級造成更大的傷害

  5. 懶惰女子的 海奧華讀後心得,幾個重點很清楚地描述出來,讀起來很輕鬆很好理解~ 給個讚!

  6. 阿,不小心發出去了,最後要補充的是,妳是不是理解錯了我的意思,抱歉我的描述可能有問題 XD

    1. 我們是指看這本書的讀者,因為我們都不知道這本書講的究竟是真是假這樣~
      對,我就是好奇妳是因為什麼原因用了這樣一個詞 XD

      1. 你這樣講我覺得更奇怪了😂
        因為我的文章裡就寫到個人認為是寓言故事,故事的真實性並不重要,如果你覺得這個用語太主觀,我調整一下

        1. 的確是因為我看起來感覺用詞太強烈
          感謝妳因我一言修改
          我個人認為,既然不知是真是假
          那直接用”寫”書不就可以了嗎
          畢竟現在科幻故事跟什麼異世界轉生
          不都是寫出來的嗎 ~

          抱歉我執著在很奇怪的地方

          1. 不會不會
            謝謝你的建議!自己有時候看事情太過一面,很需要不同角度的建議
            確實用詞太過主觀強烈了~自己思考過確實不妥~謝謝你 希望還能多多指教

  7. 最近剛好在看這本書,妳看的應該是繁中版本,這邊協助訂正一下,他們是從希伯拉來,而後稱為希伯來人(不過不知道原文版是怎麼寫的),另外這邊有個問題,妳是因為覺得米歇寫的內容不是真的,所以才用杜撰這個詞嗎 XD

      1. 相信神或不相信神,兩者其實皆同,因為這都不存在於我們的內在經歷,米歇的書亦同,可是對於米歇來說這存在於他的內在經歷,妳這邊寫杜撰是因為對於我們來說,他寫的東西是虛構的嗎?

        1. ”可是對於米歇來說這存在於他的內在經歷“

          米歇說這是他的經歷,可是對我來說“是我不知道的事”不是嗎
          我不會鐵口直斷地說,他一定是真的或是假的,要不要相信或思考完全取決於個人
          我也不是什麼玄幻的權威,只是站在閱讀米歇為什麼寫這本書的角度,
          我相信他是要大家去思考的,透過這本書的經歷或是故事,引起每個人心中一點點的疑問
          讓大家好好看看現在所處的世界,至於內容是否真實,老實說對我來說不是重點,因為我也不知道,
          就如文章裡所說的我比較頃向寓言故事的角度,當然你也可以有你的想法~

          1. 匿名訪客

            欸豆… 所以我後面說,寫杜撰是因為”對於我們來說”,他寫的東西是虛構的嗎? 我只不過是好奇為什麼用杜撰這個詞而已QAQ 其他妳回覆的部分我是理解拉

            1. 哈哈 謝謝你的回覆~你的意思是我不確定是真是假,但用了杜撰(虛構)這個詞吧
              因為這篇文章是我的讀後心得,裡面只有自己的個人想法,
              對於這本書的感想就是較偏向於寓言故事,也許站在不知道的角度,這個詞有點太強烈了~

              至於“我們”,是指我的讀者嗎?還是閱讀了這本書的人?(因為我覺得自己的話無足輕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