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擺男孩Swing Kids觀後感——不管是共產主義,還是資本主義,被理念左右、殺人,那才是瘋了吧

搖擺男孩

之前無意間看到了這部電影《搖擺男孩》,原本以為會是一部充滿歡樂的音樂歌舞劇,可以腦袋放空抒壓的看,但沒想到隨著劇情的推進,我的心情也越來越沈重,想到關於這類的反戰電影,像是《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戰地琴人》、宮崎駿的《風起》、《風之谷》、《魔法公主》等,都是以一個隱晦的方式讓人去意會戰爭的本質,讓人思考人為何而戰,戰爭最後會得來什麼,如果不細看你可以只是單純享受電影,如果你要深究電影的意涵,那會發現它要和你說的比表面上來的多。

延伸閱讀:
Netflix美劇——別人眼中的我們When They See Us:多數決的正義與社會風向

《搖擺男孩》(Swing Kids)是一部於2018年上映的韓國電影,改編自韓國歌舞劇「盧奇秀」,以1951年為背景,描述南北韓戰爭時,在戰俘營裡跳踢踏舞的北韓男孩故事,一天他碰巧看見美國黑人軍官傑克森跳著踢踏舞,那個節奏和舞步深深吸引著他的目光,但卻因為那是「敵人的舞」所以無法正大光明的跳,因一次機緣與軍官傑克森的battle後,也加入戰俘營裡的舞團,不知不覺中,已經深深愛上了踢踏舞,卻只能在戰爭裡被迫隱匿自己的夢想

以下有《搖擺男孩》的雷,請小心進入

搖擺男孩觀後感

搖擺男孩
左美國黑人軍官傑克森、右盧奇秀

人們到底為何而戰

《搖擺男孩》這部電影裡關於戰爭給我很大的共感,裏頭有一位北韓的士兵「萬哲」因為想離開戰俘營回去見自己的奶奶,因此出賣了情報給美國軍官,當主角發現時,他對萬哲喊到「你這可恥的叛國賊」,但沒想到他反對主角怒吼:「不管是共產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那些都是美帝和蘇聯為自己的利益所編造的,跟我們又有什麼關係?被理念左右、殺人,那才是瘋了吧!」

我看了之後想想,說得對啊,人到底為什麼而戰?劇中的萬哲作為一個人,他只是想要回家見奶奶而已,其他人的戰爭又與他何干,戰爭的掀起是因為一群人的想法與另一群人的想法起衝突,那既然如此,沒有想法衝突的人又為何必須選邊站、被強迫冠上愛國心的義務呢?

搖擺男孩
以“破壞敵人的供應”為由,給自己一個藉口享受著美國人的百威啤酒的盧奇秀。

劇中原本什麼都不知道的北韓士兵在戰俘營還算過得去,對美國人也沒什麼特別的仇恨,主角們甚至透過替踏舞展開了與美國人藝術上的交流,但有一天突然來了一位在戰爭中受傷變成殘障的士兵「廣國」,他發表激昂的演說使得大家也漸漸「痛恨」起美國人,因為「美國人」會欺負「北朝鮮人」,如果不跟著痛恨,那就會淪為叛國的走狗,大家害怕自己淪為少數,進而加入愛國的大群體裡,讓原本跟自己無關莫須有的仇恨一觸即發,有時候戰爭是怎麼發生的想來也是諷刺,講好聽一點是理念的戰爭,講難聽一點就是打擊異己與爭奪資源。

歷史洪流下的渺小

有時候所謂箭懸在弦上不得不發,這部劇的主角也同樣的不得不執行國家的理想,儘管他們背後各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在戰爭之下,國家之下,自己的夢想太過渺小,主角們無法違背名為國家的集體意志,只能在自己的夢想上疊加上更大的國家夢想,順著走下去才不會被吞噬,在巨大的歷史洪流裡,個人的理想顯得太過微不足道,能被記載下來的,往往只有符合群體理念的夢才能被歌功頌德,有的時候也會讓人覺得歷史的存在到底是紀錄真實,還是只是一言堂呢。

在最後的舞台上,所有人隨著他們的舞步一瞬間忘記了自己身在戰場,這裡沒有戰爭,有的只有閃耀的舞台和優秀的舞者和觀眾,一聲槍響,又將所有人拉回現實,他們的夢在戰爭裡是一閃即逝的存在,明明如此耀眼卻沒有未來,讓人不經感嘆「盧奇秀如果身在一個和平的年代,絕對不會是以一個北朝鮮戰俘的身份結束生命吧。」

最後的表演

現今的社會

看完劇回到現實,想想現今的社會,我們是否足夠自由了?這部電影裡的主角是由各種受到歧視的人所組成(黑人、黃種人、女人),用來激起人們對於當今人與人之間衝突的反思,當對方變成某個代名詞時,人們很容易會有些先入為主的觀念,他是男人,所以他應該如何,她是女人所以她一定怎樣,那個人是外國人所以一定跟「我們」不一樣,當開始有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時人就會變得很有攻擊性,一但對方被你列為是是群體之外的人,這時莫名其妙的群體意識就會開始作祟,讓你自動分成「你」和「我」,「敵」或「友」。

雖然說了很多現今社會一樣存在著種族歧視與群體劃分的問題,但人們的思想與平權的觀念也是不斷在進步,以前我們絕口不提的種族歧視、女性權益、社會階層、對立思想、性別平權等,最近也都能平和的拿出檯面探討,儘管還是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抱持著傳統思想的人也不在少數,但要說未來有一天,我們可不可能不要再為了畫分你我而戰?我想那一天一定會到來,只要願意走出群體的人變多了,那麼有一天人和人之間一定不會在存在壁壘。


搖擺男孩電影資訊

 歌舞片/劇情 ‧ 2 小時 14 分鐘
上映時間: 2018 年 12 月 19 日 (南韓)
導演: 姜炯哲
票房: 1090 萬美元
提名紀錄: Blue Dragon Film Award for Best Director
獲獎紀錄: Blue Dragon Film 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Lighting

最後

不管是1951還是2020年,人類為了思想而戰從來沒有停過,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這一切離我們很遠,但其實自己可能也落入這樣的偏見裡而不自知,遙想西元前500多年,孔子就已經提到了大同世界,兩千五百年後我們還是不斷在為了「你」、「我」爭戰,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能和平共享這個世界的資源、不畏接受異己思想、不再因為他人跟自己的不同而有先入為主的歧視,謝謝你讀到這邊,那我們下一篇文章裡見了!

Imagine 歌詞(點擊展開)

原唱者:John Lennon
發行年:1971

Imagine there’s no heaven
(我在想像,如果世界上沒有天堂會怎樣?)
It’s easy if you try
(如果你試著想像,其實並不難)

No hell below us
(沒有天堂,也沒有地獄)

Above us only sky
(頭頂上只有一片藍天)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想像一下,如果每個人都活在當下,世界會是如何?)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想想看,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國家會怎樣?)

It isn’t hard to do
(其實這是有可能的)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這樣就不用打戰,也不會有無辜的生命死去)

And no religion too
(如果世界上沒有宗教呢?)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想像看看,這個世界就真的和平了)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可能覺得我在作夢)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但是我不是唯一這麼想的人)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這個世界再也沒有分裂的國家、對立的陣營)

Imagine no possessions
(大家都沒有財產)

I wonder if you can
(可以嗎?)

No need for greed or hunger
(就不會再有無數貪婪和飢餓的人)

A brotherhood of man
(大家都像兄弟姐妹)

Imagine all the people Sharing all the world
(想像所有的人,都能和平共享這個世界的資源)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你會覺得我很傻)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不過,我不是唯一的傻子)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希望有一天你能加入我們)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這個世界就和平了)

關於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