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人說話時,有時候重要的不只有語言能力,為了讓對方理解自己的意思,我們必須要試著以對方的民族性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來思考,雖然感覺有點困難,但首先可以就先從避開這五個日本人的地雷開始吧!
延伸閱讀:
台日戀愛,日本人不回訊息的4個理由!
①地雷一:對方談自己見解時,直接提出自己看法
日本人在談自己的想法時,他人必須要當一個傾聽者,談話時就是他的時間,必須要讓他全部說完後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且這個看法不能以「我認為…」、「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這樣做」開場,這樣的說法會讓日本人覺得你在質疑他的做法,儘管明明你只是想要提出自己的看法,但聽在日本人的耳裡會覺得你在反駁他,造成莫名奇妙的誤會。
建議在跟日本人說明自己想法時,可以用「原來OOさん是這樣想的呀,很好的想法呢,我也想到另一個做法OOOO,你覺得怎麼樣呢?」把答案的話語權交給對方,讓對方來講,這樣會比較好溝通。(我知道對直腸子的台灣人來說,覺得有必要這樣嗎?但如果你是在日本生活的話就是能配合配合囉)
②地雷二:和對方說話時使用4D「だって」「でも」「どうせ」「ですが」開頭
這個4D「だって」「でも」「どうせ」「ですが」在日本的社會人裡也是非常有名,從學生變成社會人士後,就要把這四個口語給慢慢戒掉了,如果開口閉口都是這些詞為開頭的話,很容易讓別人認為你是一個負面的人,而且感覺也是個喜歡找藉口的人。
有些日本人跟不太熟的朋友是不會直接點出這種問題的,如果你在不知不覺中發現同僚對你態度變差、朋友越離越遠,可能就要檢視一下自己說日文時有沒有這樣的口癖,小心在不知不覺被日本人討厭啊。
③地雷三:把社交辭令當真和對方認真,又或是不懂社交辭令
跟日本人有接觸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在學校或是工作場合,某些日本人很習慣說些「社交辭令」,主要是用來讓對方開心,也不失禮貌,「社交辭令」常常會讓人搞不清楚是真是假,尤其台灣人直爽的性格,如果是遇到不想去的話絕對不會笑著跟對方說「好期待下次再見喲!」之類的話,自然就很容易把這種社交辭令當真,這時如果不會閱讀空氣,三不五時纏著對你說過這句話的日本人,不斷問他:「所以是什麼時候要約呢?」這時絕對會踩倒對方地雷,造成對方直接消失,這時建議先判斷對方有沒有要和你約時間,如果真的要約的話絕對會在當下有個具體的時間,一直說「再看看啦~」、「最近好像有點忙> <」,這樣的就要注意不要再打擾人家了。
另外還有像是一群好友出去,你去上廁所回來後必須和等待的人說「久等了」,如果什麼都不說或是像台灣人日常一樣用眼神交流對朋友說「走吧!」,這絕對會被討厭的。總之不要覺得對方都懂你或是什麼心照不宣,把自己心情當成寫文字一樣,該說什麼的場合就說什麼,也比較容易跨過隔閡。
題外話:男女朋友的場合
其實我是非常討厭社交辭令的,我個人認為那就是一種說謊,如果沒有那個心為何又要說那種善意謊言呢?讓別人抱著滿心的期待最後再讓人重重摔落,真的是非常沒必要也不執得推崇的事,其實社交辭令在日本也是有一部分的人持反對意見,不一定所有日本人都喜歡這樣的說話方式。如果你們是台日的男女朋友,我建議可以直接和對方攤牌,不要再講這種「善意的謊言」相處起來會比較輕鬆唷!
④地雷四:不思考說出去的話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這是我個人目前體會的最莫名奇妙的點,在吵架這件事上,我想台灣人都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總之先表達自己的觀點,先把自己的情緒出清再說,但日本人不是,在吵架時,他們居然會「先思考這句話說出去,會造成對方怎麼樣的傷害」然後再說話,並依照想要對方受傷的程度而選擇不同的話語,如果你吵架時沒有先想一想自己說出去的話對方聽到會有什麼感受,那你可能就會踩到對方的大地雷喔。
我相信剛剛這段很多人會看不懂,讓我用下面的個例子跟大家分享:
我曾經和我日本老公吵架,吵架時我一股腦的把我的怒氣和抱怨、不滿全部衝口而出,沒在管說出去會有什麼後果,吵架的當下,誰有理智可以管得著這些呢?但日本人不同,剛剛的行為如果透過我老公的腦袋後就變成了:「我老婆已經在腦袋裡想過要說出什麼樣的話會傷害到我,但她還是選擇說了,她考慮到要說多重的話讓我難過。她居然選擇這麼重的話…哎」,看完是不是有一種花惹發的感覺?但日本人是這樣的,連吵架時都要先思考自己講出去的話給對方什麼感覺,在選擇說什麼樣的話(當他選擇用很重的話傷害你,那代表著他就是想要你受那麼重的傷)。所以那時候我老公氣的點居然是因為他認為我「故意選擇會重傷他的話說出口」而生氣,客官們說奇不奇妙(笑)
⑤地雷五:越過界限、裝熟
台灣人之間的關係都很近,沒什麼階層或遠近區分,所以對於這塊概念可能比較模糊,但在日本就不同了,很多用詞看似無害卻又有那麼點微妙,舉個例來說好了,像是有些課本會教「~ください」=「請~」,讓人感覺很禮貌的樣子,但是當學生對老師(又或是上司、老闆)說話時也使用「~ください」的話,聽起來是有點輕微命令的感覺(例:先生、この文法を教えてください),聽起來就是在命令老師好好的教你文法(驚),因此千萬不能用在和老師或上司說話的時候!否則老師也會很容易就會怒了…
另外第一次見面就稱呼對方OOちゃん或是直呼直姓,也是讓人感覺你很裝熟,如果感覺你們還沒到可以私下約出來吃飯閒聊的關係,那就最好不要用這種感覺跟別人說話,很侵犯到個人領域,很容易讓人想火速奔的。
最後
以上的這些其實都只適用在『在日本的日本人』,會到國外發展的日本人其實視野比較廣闊、心胸也比較可以容納不同種的文化,自然不用太擔心上面這五個點,但如果是你身在日本,接觸到的是沒在國外生活過的日本人的話,其實上面這五個點還是值得參考參考,不過我個人是認為處不來的話就不用免強的,整個世界又不是只有這些人,找到自己氣場合的朋友還是最重要。
你好,我想詢問一個我認識的一個日本人視野是否廣闊,比較open呢?
是這樣的,我跟他是在台灣認識的,他來台灣玩個幾天就回去了。他回去之後,我們時不時還是會用line傳訊息(用英文)。
他的工作是日本連鎖藥妝的區經理,下屬有一些不同國家的人(大概是店員這樣),這樣的人視野、個性會比較逛廣闊嗎?
Hi Lin
謝謝你的留言~!
因為我不認識那個人,所以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視野比較廣闊,主要還是你跟他聊的感覺,跟他透露出來的感覺是怎麼樣的~
哈哈,原來如此,謝謝妳提供的資訊,之前沒有想到心理測驗,下次會試看看,謝謝妳~
哈囉,謝謝妳提供詳細的資訊,對我非常有幫助,請問跟日本朋友或男女朋友聊天的時候,什麼領域的話題會比較適當呢?之前有聽聞過日本人是重視隱私的民族,如果想避免讓日本人有侵犯隱私的感覺,請問何種領域的話題會比較適當呢?謝謝妳~
嗨 Yating Wu
我是覺得聊天的話題不用特別設限耶:D 可以自在地聊你們都感興趣的話題呀,朋友的話可以聊一些最近看的節目或時事、有趣的影片之類的,男女朋友的話,之前我跟我老公剛在一起的時候還滿喜歡丟心理測驗給他玩的,這樣既有話題又可以了解他一點(?哈哈
哈囉,妳好,請問一下,與日本朋友或男女朋友交往相處時,如果踩到對方的地雷,讓對方不悅時,是否有跡可循呢?
之前有聽聞日本是個重視氣氛的民族,如果行為言語讓對方不悅時,日本人會顧及當下的氛圍,不會直接表達不滿。身為外國人的我們,有沒有適當的方法觀察對方的不悅,做出適當的回應,緩和對方的情緒。避免對方累積已久的不滿一次爆發,造成不必要的衝突,謝謝妳~
恩~自己的感覺訊息跟聊天過程會有一點不一樣?但通常有可能:
1.無法再談那個話題(踩到地雷的那個),對方會避開
2.變得聊一些場面話,每天不會開新的話題,應付應付
3.漸漸變得不讀不回,或很久才回(跟他之前的回覆平率比)
我這兩年跟我老公相處的觀察,一但發現氣氛不對了,我就會主動詢問他最近心情好嗎?是不是有什麼事在煩惱?如果是關於我的事和我說好嗎,我擔心你之類的,給他一個契機讓他開口,日本人通常不會主動和你說的,但只要溫柔(?的問,通常會願意和你說,他也會很開心你主動發現他的不愉快,這時只要好好聽他說,像文章中第一點不要打斷不要急著解釋自己的想法,之後再認同他的想法後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會由刃而解囉!希望有幫助到你~